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我靠电动车无敌古代
  4. 17、盐水选种
设置

17、盐水选种(1 / 2)


当一个农民无疑是很辛苦的。这几日,杨瑛充分体会到了这种辛苦。她长期健身,体力已优于常人,可跟着几个老农在试验地里干了几天农活下来后,她便觉得自己都散架了。

曹肃让人打的曲辕犁早就送过来了。随着曲辕犁一起来的,还有几头牛。她让几个老农试了试,他们都惊为天人,还说什么“有了这犁牛都不用”的话。她以为曲辕犁真有这么厉害呢,自己上去拉了拉,好家伙,够沉的,就这还说轻松?

再使劲拉了拉,没几步,直接摔了,啃了一嘴泥,好不狼狈。

几个老农跟她混熟了,也没了之前的拘谨,见她狼狈,便忍不住笑了起来。杨瑛也不在意,爬起来,拍了拍,一本正经地道:“术业有专攻,圣人诚不欺我。”

说罢便是将犁给了老农,道:“其实我还知道一种手拉犁,不过还得琢磨琢磨,等那个东西出来了,你们才知道什么样的犁叫好用。”

“先生,这犁就够好用了。”

老农伯伯很质朴,擦了擦头上的汗,笑着道:“更好的东西也不该是我们用的。”

“胡说。”

杨瑛摇头,“工具就是用来改善生活的,有什么该不该的?你们等着,早晚我会将手拉犁做出来的,到时我第一个给你们送去。”

“多谢先生。”

几个农民伯伯笑得憨厚,可眼神明明白白的:我们不信这世上还有比曲辕犁更好的犁。

其实他们这样想也没错。毕竟这玩意在种花家的七八十年代还在用呢,其经典可见一斑。

杨瑛也不去争论。她在农业书上看到的只是一个图片,到底要怎么复原出来,她还得琢磨琢磨。也得亏她理科功底扎实,手拉犁也不是很复杂,不然就一张图,估计怎么也是琢磨不明白的。

试验田的地都被翻了一遍。杨瑛找来石灰,在试验田撒了一遍后,又等待了两日,又继续去翻土。而在这回的翻土过程中,她让人加入了肥料。万丈高楼平地起,种地也是一样的道理。

地不打基肥,想有个好收成基本是在做梦。而大昭的人显然没这个意识,这也就解释了,为啥他们的产量那么低。

对土地进行翻耕、打肥、消毒只是耕种的一部分。而除去这些外,还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遴选种子。

优生优育的道理适合所有生物,粮食也不例外。这工作在翻耕土地时就在进行了。杨瑛让人将种粮里的霉变、破碎、种子挑出后,铺到校场上,晾晒两天后,便进行浸种。

浸泡种子也有讲究,因这一步不但关系到发芽率,还能进一步的剔除那些不好的种子。她按照农学书上说的,在100斤水里加上22斤盐,使盐水比重达到1:13后,就让人将种子放进去,这样浮起来的种子就可以直接捞出来,沉淀在下面的种子就是比较好的了。

用盐水选种是很方便简单的方式,但是在其他人看来,杨瑛简直在败家。盐是什么价?就用来泡种子?这是疯了吧?

更别提用盐水选种时,种子还会带走部分盐分,然后必须再加浓盐水进行调配。而再次调配的过程中,还要用到新鲜鸡蛋,不然无法得知盐水比重。

这选种方式虽新鲜,但也太奢侈了吧?

当这些老农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杨瑛后,杨瑛沉默半晌后,道:“可是用了这个方法后,你们的产量能提升七八倍,平均亩产能达到300斤这样,我就算选种要用的盐要花去100斤粮的成本,但就这样,还能得到两百斤粮,不是比现在好得多?哦,不对,你们的计量单位跟我们不一样,所以应该说,最后你们还能剩下400斤粮,这样不是很好吗?”

“先生?”

几个老农瞪大眼,“您,您在说什么?四,四百斤粮?一亩地?”

“对啊。”

杨瑛笑了起来,“我不做亏本生意的,所以放心吧。”

“这,这怎么可能呢?”

几个农民神情激动了起来,可嘴里问出的话还带着迟疑。

杨瑛坚定地点头,“行不行等收获时就知道了。”

说着便是望向远方,轻声道:“若成了,许多人便能活下去了……”

种地辛苦,可也踏实。看着种子被播种下去,便觉种下的不是种子,而是希望。

就在粮种下地没两天后,曹顺来报,鱼塘里的松枝上出现了许多鱼卵。

“您是没看见,好多的小鱼,密密麻麻的,看得头皮都发麻。”

曹顺面带喜悦,“幸好您有先见,让多挖了一个池塘,现在好了,只要将那实心板抽掉,鱼便会自动流过去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