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我去京城人真有钱

  其实,敬畏全旭的不止是杜亮。

  包括杜亮在内,几乎所有的全氏大院的庄户们,对全旭都有着深深的敬畏。

  不仅仅是因为全旭是他们的东家,给他们提供衣食,更为关键的是,在明末百姓眼中,全旭的能力,简直可以称为神。

  全旭没有注意到杜亮的细节,他思考的是效率问题。

  就在全旭思考的过程,杜亮的额头,出现了细细密密的冷汗。他心中非常忐忑,非常不安。

  全旭考虑的是,他需要的砖太多了。

  仅仅一道城墙,就需要三千多万块砖头,一座城至少四面城墙,其实四面城墙也不算完整的防御体系,还需要有女墙(指城墙上凹凸的短墙)、城堞(包围月城的城墙,也叫城垛)、城壕(也叫护城河,环绕城外的水体。)、月城(也叫瓮城,城门外用以屏蔽城门的小城,月城的门称城堙。)城门、城阙(城门两边的望楼。)城楼(建于城门或城墙之上的楼。)、城厢(城内和城门外附近)吊桥(架在城壕上方便行路的木制斜拉桥。)敌台(即城墙上用于防御敌人的楼台,亦称墩台、墙台、马面。)等等。

  那么粗略计算,全旭这座城所需要的砖至少数以亿计,一天才平均产两千六百块,这要烧到猴年马月?

  全旭望着杜亮:“慢,慢啊,实在太慢了!”

  杜亮听到这话,急忙松了口气,随即解释:“老爷,这是新窑,有些潮湿,工匠们又不太熟……以后会快!”

  “一炉最多可以烧多少块砖,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这个……”

  杜亮想了想道:“回禀老爷,咱们现在建的是小窑,如果建成大窑,一窑能烧十五六万块砖,不过,那样烧得更久,差不多二十五天才行。”

  这么算下来,效率确实是比小窑洞增加了不少,然而问题是,依旧太慢,平均每天产出六七千块砖,仅仅相当于五十多平方米的二四墙。

  全旭摇摇头:“还是太慢!”

  “可砖就是这么烧的啊!”

  杜亮有些沮丧:“烧的天数不够,砖就不结实。”

  杜亮身后几名工匠满脸郁闷,青砖就是这么烧的啊。

  事实上,经过后世专家考证,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极强的粘性而得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