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零章为官之道

  大明的读书人被人尊敬,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读书人的地位高,其中就有一部分是迷信因素。

  古人认为认为读书人就是天上的文曲星,是不能得罪的。他们把读书人视为神明,毕恭毕敬,连土匪山贼对他们都很尊敬。

  劫匪们多出身草莽,他们对读书人存在深深的敬畏,要是有个读书人愿意留在山寨入伙那是烧高香的事,读书人要是不愿意留下他们也不会为难,毕恭毕敬的送下山去。

  万一得罪读书人,别说官府不答应,就是他老娘和老爹这一关也过不去,非用鞋底子抽死他们。

  读书人惹不起啊。

  这一切,都随着读书人被贴上了标签,比如说后世的专家变成了专家,教授变成了叫兽,这并不是世风日下,也不是人心不古,纯粹是他们自作自受,因为他们为利益集团发声,在现在的经济社会中,因为那些专家和教授有知识、有文化,有声望,于是,信口雌黄,颠倒黑白。

  大明虽然尊重知识,可是读书人却把老百姓当成傻瓜来欺骗,当这些违反客观规律的言论,就是一锅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不可否认,大明的读书人不全是坏蛋,还是有不少人有理想,有抱负,也确实是想着修身齐家平天下,可奈何,吃人饭不干人事的太多了。

  这个阶级已经被玩坏了,就像后世的专家,现在他们在发声,老百姓已经不认可了,就算是正确的,也会有人来质疑。

  因为,无良专家和教授,已经透支了这个群体的公信力。

  崇祯的关注点从来没有这些问题上面,他从天津上岸以后,就拉着全旭同车而行。

  “辽东人口有三百三十万户,一千四百万人?”

  人口就代表着力量,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后世的以色列不是五六百万人,而是六七千万人,那么以色列绝对可以发展成一个超级大国。

  可惜,没有人口,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回禀陛下,正是!”

  全旭对于这些数据其实早已了然于胸,一千四百万人只是辽东的人口数量,如果算上台湾、琼州府和吕宋,全旭治下的人口将是两千三百万人左右,与同时期的法国人口相当。

  崇祯长长叹了口气,他现在不知道怎么了说了。

  用他心里的想法,仅仅是打个盹的功夫,辽东已经奇迹般发展了起-->>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