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三日。

  两日来屡战屡败,山省太郎少将不得已,从太原请求了飞机支援。

  这绝不是什么颜面有光的事情,当时打完电报后,他觉得自己脸上火烧火燎的。

  一想到中将阁下或许会因此看低他,山省太郎就越发羞愧。

  他的愤怒找不到宣泄口,于是乎就对作战不利的部队下了死命令。

  “今日若是胆敢有退缩不前者,拿不下狮脑山,通通死啦死啦的。”

  上午,倾巢而出的日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向狮脑山又发动了多次进攻。

  这次不仅有地面炮火的支援,还有空中火力的支援。

  航空炸弹的威力,不是小口径迫击炮和步兵炮能比得上的。

  每一颗最轻的也有三四十斤,重的有一二百斤。大量的装药使得其威力极大。

  炸弹的气浪将地上的石子、尘土、树枝等统统掀到天上,然后又跟下雨似的,哗哗地落下来。

  十四团战士们早就躲在了防炮坑里,伤亡情况并不算太大。

  然而,负责观察的战士发现,从飞机投下的炸弹中,有一些没有爆炸,

  而是“嘶嘶”地冒着烟,闻过以后还有些头昏、恶心。

  他迅速将这一情况向上做了报告。

  十四团的刘团长一看,就知道鬼子又在投毒气弹了,他立即命令部队,将毛巾沾湿,捂在嘴上,迅速做好防毒准备。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对中国军民上千次地使用生化武器。

  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毒气战,杀害了我成千上万军民。

  早在1937年8月淞沪战役中,日军就使用了催泪性、喷嚏性、呕吐性毒气。

  从1938年8月武汉战役开始起,更加肆无忌懒,有组织地、大规模地、大量地向中国军队发射毒气弹。

  并开始使用剧毒的糜烂性毒气(齐子气)和路易氏毒气。

  日军在中国使用毒气的种类,一般是催泪性的苯氯乙酮。呕吐性的联苯氯化砷,和联苯硝化砷。

  糜烂性的芥子气和路易氏气,还有窒息性的光气、氯化甲基吡啶和氨酸气。

  所谓“红色”指的是窒息性毒气,“黄色”指的是起疱性(糜烂性)毒气。

  “红色弹”和“黄色弹”由炮-->>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