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初期,一直到明朝中后期,对于武将的防范和限制可以说是非常严格。</p>

    但总体来说,还是文武互相牵制,所谓“位军者不得计饷,计饷者不得位军;节制者不得操兵,操兵者不得节制”。</p>

    也就是把财权、练兵权、指挥权剥离开来,分别由文官和武将掌握,形成谁也不具备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的局面。</p>

    但到了明朝末期,在内忧外患之际。大明的封建统治者垂死挣扎的姿势,与历史上的东汉、唐朝、元、清朝末期没有什么两样,那就是对武将的权力下放。</p>

    权力下放,就意味着武将有了军阀化的可能。不管是东江镇,还是辽镇,其实都出现了地方军阀的倾向。</p>

    兵兴以后,有言天子者曰:“今日不重武臣,故武功不立。”</p>

    东江镇僻处海外,天启帝不设文官监军,赐毛文龙尚方宝剑,可以说是给了东江镇成为军阀的合适土壤。</p>

    而郭大靖的所作所为,无疑加快了这个进程。但对他来说,并不后悔,甚至是有意为之。</p>

    在明末,如果独立性不强,不被袁崇焕弄死,也要被崇祯,或者是朝堂大老、东林君子们搞残。</p>

    也正是东江镇不断地向独立自主发展,也才有与历史已经完全不同的改变。</p>

    建虏才会被压制,颓势尽显,成千上万的剃头人和京畿百姓,才避免了作奴隶,被苛待,甚至是任意打杀的悲惨命运。</p>

    如果不出意外,改变命运的将是整个大明的子民,以及华夏神州。</p>

    但历史上,崇祯对武将的权力下放,却并没有取得应用的效果,得到武将的忠心报效。反而,很多得到不受节制的权力的武将,都成了流寇式的军阀。</p>

    要知道,割据式的军阀对百姓和地方的破坏还小一点,毕竟是在固定地方混的,还知道一些民生的重要性。</p>

    <a-->>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