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从陈桥到崖山
  4. 安石离京篇
设置

安石离京篇(1 / 2)


但就在第二天大雨刚下完皇帝就180度大转弯宣布除方田均税法外其余新法全部恢复!

为什么会这样?史书给出的答案是改革派的无耻:两个大奸邪吕惠卿、邓绾跑到神宗面前痛哭流渧说皇帝您这些年废寝忘食日夜努力好容易达到了现在局面怎能因一狂夫的乱语就罢免新法呢?于是神宗回心转意出尔反尔全面恢复新法!

只要有点起码的理智、用最起码的逻辑推论就知这号称24史的《宋史》这段记载的真伪。试想面对最神圣的上天意志连王安石都要被废除那么怎会给两个手下这么大面子?怎么可能?

所以这场大雨也许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支持这论点的证据有两个:1“大雨后”旱情并没缓解无论宋朝北方还是辽国燕云地区干旱都在继续没半点好转迹象。2宋史的特色之一就是天气的灵异。之前的狄青被罢有很大程度就是那次重大水灾闹出来的。而当年权倾朝野的吕夷简也在这上面栽过跟头“天地昏冥大风扬尘对面不见人风里异声不断使人股栗…”结果是吕夷简被罢枢密使。如这全是真的史书上怎么写我们就怎么信是不是吕夷简被罢的大风、狄青被罢的水灾、也都真的有上天指示呢?

当然我也不能说:这一场在宋朝之后每一代史学家都公认的百分之百曾下过的暴雨它竟是个谎言根本没下!我只是说:我存疑…

而之后就是皇帝迅速地180度转身把新法又都全面恢复了。看上去很美大家按部就班该干什么还去干什么把改革大业进行到底嘛…

对不起!主导人世间事情的。永远都是思想、思路、心情、品德这些看似虚无飘渺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会瞬间改变的。且一旦改变就再也没法恢复到当初!前后只是相差两三天。当事人心情已完全改变!

变法的创始人、大宋首相王安石又一次提出辞职。宋神宗像往常一样积极挽留。这过程又是一感人肺腑的场景。

皇帝“爱卿你每次辞职都让我寝食不安。我想了很久定是有什么地方对你不够好。是不是因宣德门打马那件事受了委屈?不要委屈我查得很细这事背后没人指使”王安石表示感谢但辞职态度坚决。

皇帝继续说“不是宣德门的事?哦!那定是爱卿你看出来我不是个成功君主所以才抛弃我”王安石摇头“不不是的。你很聪明很求上进定会成功的。而在我之后也定会有新的才俊来铺佐你”

皇帝更难过了。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时王安石强调他身体有病实在支撑不住了。

皇帝立即紧张换了个追问焦点“爱卿得了什么病?京城里什么药都有我派太医每天去给你治疗。这是在南方所没有的条件你还是留在京城吧。何况天下事刚有头绪你一走怎么了得?你定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尽管对我说”王安石这次话都不说了。保持沉默。

皇帝还不罢休进而动之以情“我知你进京为官并不是为功名利禄而是身有才能要济世求民不想白白埋没。这一点我们是共同的。我们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总之是宋神宗激动复激动温馨再温馨。可王安石始终铁石一样不为所动…

看到这些大家什么感觉?也许王安石真的是太拗了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你还要怎么样?

但我个人认为宋神宗也有错。他是个有为的君主不假可也仅仅是想有为而已。在做的过程中做得非常糟糕。改革是什么?它是一场战争!如秦孝公与商鞅商鞅为了法令通行把秦孝公的太子都处罚了秦孝公也没二话。试问宋神宗做到这一点了吗?翻开宋史关于某某人的提升、贬职哪怕只是个太监王安石每次都要大费唇舌和皇帝辩论还不一定成功总被驳回…这算哪门子的支持?王安石的政敌一个个都安然无恙拿着高薪在洛阳盖别墅天天小集团开会向四面八方传递反对信息这算什么政治环境?

上面那些温情感人的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证明了他多次拆王安石的台、让王安石不爽、让改革进度迟缓的罪证!

而这些谈话都成就了王安石的绰号——“拗相公”罪证之一:成天和皇帝吵无论什么事皇帝都得听他的!罪证之二:和所有大臣吵一点批评教育都不接受!

这实在是个强盗逻辑。吵过架的人都知道:你有来言我才有去语这才能形成争吵。何以两派一起在吵只有王安石有了“拗相公”名声另一边就毫无责任?难道一直是王安石在独自骂街?查年限可知在王安石得到“拗相公”封号时老混蛋的“司马牛”绰号还没到手东坡居士还没机会亲身体验士大夫最高领袖的执政风采没脱口而出骂出这句三字经。

于是来看:1王安石与宋神宗的君臣关系怎样?答案是比一般的好但绝没到言听计从的程度!

2王安石的“拗相公”之名到底怎样形成的?是不是一贬义词?我答案是不!这是一独斗官场、坚持新法的改革者所必须的基础精神!

3王安石是不是过分跋扈连皇帝也得听他话。弄得君臣名份不清终于最终反目?答案也很清楚自古改革变法皇帝从来都只是个助手、配角!要想成功主角必须得是改革者!在这意义上来说王安石的所谓跋扈是最基本的权力!

弄清楚了这些问号王安石的辞职原因才能有答案。王安石他太累了!

仅仅5年时间改革涉及帝国财、政、军各方各面每走一步都要与所有人为敌甚至要和小皇帝也唇枪舌剑。更可怕的是心灵压抑王安石己不再是当年那个“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气风发之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