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从陈桥到崖山
  4. 司马去世篇
设置

司马去世篇(1 / 2)


司马光进来没看任何人直接对高太皇太后说:是哪个奸邪劝陛下重施这个邪法?

范纯仁立即闪到一边一个字都不敢说了…奸邪?这顶帽子压过来他的终生就得被定性连他的父亲都得被追贬!

老混蛋又成功了哪怕奄奄一息他都震慑全朝!可天下怎么办呢?要知范纯仁并不是新党他是看到了危险的现状因国库又开始空虚了!

青苗法、方田均税法被废土地、农民又被地主们霸占国家利益重新缩水这样的实际问题谁来解决?这些司马光不管我只管废!兴什么的?管我毛事!

这是他一生最后的真实写照有一句在他列传里流传天下的名句可佐证。什么责任、什么危险他都能忽略掉!

史载:当他以母改子改得最爽时有人曾提醒他:这时否定小心哲宗长大了会为父亲出头那时再翻天覆地来一次大宋朝可怎么办?老混蛋爱理不理“天若祚宋必无此事”你自己做的事要上天给你擦屁股吗?

王安石去世后5个月的9月1日司马光去世。和王安石一样终年66岁。他的葬礼规格是超高的赠太师、温国公、一品礼服银绢7000两谥文正以皇帝名义赏了块石碑上面刻着“忠清粹德”另外高太皇太后带着小哲宗亲临现场致哀她本人还当众哭了几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安石死时居然一无神道碑二无行状。三元墓志铭。治丧时只有一个弟弟在场。至于之后的追赠、苏东坡的制文是一让人玩味的讽刺。那居然是王安石平生大敌司马光说的一句话——“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凑败坏百度以致此。今方矫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光意以谓朝廷特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这些话除开头稍微肯定了下王安石人品外没一处不是在骂人。

再说司马光。政绩和人品不再多说了现在看他的主项——历史。史学界有句话“千古两司马”即写《史记》的西汉司马迁、写《资治通鉴》的北宋司马光。这两人不仅都姓司马著作也大体相当…

那就说说我对这2部史学巨著、这2位史学巨人的看法。说两点:1《史记》是司马迁以个人之力在竹简时代完成的从上古至汉武帝朝的3000多年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司马光集众人之力在纸张时代完成的从战国至五代的1362年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草稿叫《资治通鉴长编》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把所有史料笼统的大杂烩的东西。但《长编》的作者并非司马光!两汉部分的作者是刘恕、魏晋南北朝和五代部分的作者是刘攽、唐部分的作者是范祖禹。将《长编》改编、改定成如今的《资治通鉴》正本的工作才是由司马光完成的。这其中他的儿子司马康也做了重要贡献所有的文字校对都是司马康完成的。

2两本书都是通史。《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汉武帝时代的人。那他的《史记》就从三皇五帝开写一直写到当朝汉武帝。写书时敢于说真话指出历代皇帝权臣的错误。更有甚者他把西汉王朝的死敌项羽提高到了帝王身份和刘邦一样享有“本纪”的待遇。反观《资治通鉴》开篇从战国结稿在五代末年司马光本人生活在宋朝立国百余年的时代了。可半点本朝的事都不提!多么的明智绝不惹半点麻烦。可这本书不是为了教人怎么当皇帝吗?那么本朝前几位皇帝的得失是最重要内容你怎么彻底忽略了呢?

这世上有些人是极特殊的个案。他们活着时是噩梦死了后仍是个噩梦不管什么事只要和他粘上点边立即就变味了。如司马光的葬礼。

那一天正巧是宋朝大赦天下的好日子。文武百官都要进宫去赞美皇帝顺便唱歌跳舞玩个痛快。集体狂欢后大家谈笑风生走出宫门去赶下一个过场——给司马光吊唁。

只是突然间他们被一个人拦住了。程颐堂而皇之挡住了队伍在这队伍里有宰执、两制、三司、台谏有亲贵哪个都是他碰不得的可他站得非常稳面沉似水“你们要去哪”“司马光府啊”

“去吊唁吗?你们都错了”程颐以一贯的教育家嘴脸给宋朝顶级官员群落上集体大课——子曰:如某天悲痛哭泣过就不能再寻欢作乐。你们刚在皇宫里欢乐过这时再去司马光府上吊唁是对亡灵的不尊重…

官员大队伍哑了面对这扫兴的人得怎么办呢?换一个人哪怕他是帝师这时也是自找没趣官大一级压死人当面斥责背后出招哪一种都能让他不死不活。可程颐就不同了他是理学宗祖、当代大儒尤其还端出了孔夫子从哪一点上说都动不得…

沉默中有人打了个哈哈“孔夫子是说过哭的当天不能欢乐可没说过欢乐那天不能哭嘛”搞个小怪闪出个台阶大家都退一步多好…

可程颐不退他是理学宗师讲究的就是诚心正义、无愧天地最厌恶的就是这类油嘴滑舌投机取巧的东西。他怒了站在当街坚持真理无论怎样都不放官员们走!

这时官员队伍里走出一个人。前面说过:这世界很大以程颐的神圣光环也仍有极少数几个人不怵他。这人就是其中之一现任翰林兼侍读苏轼。他笑嘻嘻走到程颐面前转身面对大家“程大人说的是有根据的这是汉朝名人叔孙通定下的礼仪是很有名的啊”

瞬间大笑。在场每个人都学识丰富叔孙通…那是汉朝一衰人。程颐学谁不好非得像这样的例子看齐!

理学大宗师哪受过这个!苏轼在他眼里一直是个油嘴滑舌的极品市井小调的高人青天白日下竟敢对他无礼!大怒之下他转身就走。还好他理智尚在没选择和苏轼单挑。和宋朝 第 164 章 体行礼然后各回各家…

回家后又有新笑料传来。苏轼意犹未尽在家里给程颐起了个绰号“鏖糟陂里叔孙通”鏖糟陂是开封城外一地名。非常偏僻土里土气。这句话连起来读意思就是在那偏僻的没人去的冒傻气的地方有个人叫…程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