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李治你别怂
  4. 第二百四十九章 风云突变
设置

第二百四十九章 风云突变(1 / 2)


踏入宫闱的那一刻李钦载就明白了武皇后要借刺杀案搞事情而且要搞的是大事。

数年前震动天下的废王立武一事在李治和武后夫妻的联手推动下终于尘埃落定夫妻俩给世家门阀脸上狠狠扇了一记耳光。

以此事为分界线从此天家和世家门阀的关系变得更僵冷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唐的皇权历经三代帝王在废王立武之后皇权却从未有过的集中。

如今的天家和世家之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彼此利益互存又对立朝堂之上天子既要重用世家子弟又要提防世家子弟。

而世家呢既对天子不满又不敢公开表露不满表面上还得歌功颂德表达对天子的忠诚。

利益上更是不得不跟随天子的政令而随时调整已经不像武德和贞观年间那样公然在地方上对中央朝廷旳政令阳奉阴违了。

关系很复杂亦敌亦友亦恩亦仇在世人看不见的地方既有利益的反复交错纠缠又有仇怨的彼此对立。

而一旦双方真正动手博弈起来一些挨着边儿的寻常人物往往也会被绞成肉泥。

体量太庞大了大象打个喷嚏对蚂蚁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李钦载不敢掺和英国公之孙说起来可以横行长安但在天家和真正的世家门阀眼里还不够看除非是李勣本人亲自下场。

李钦载真正的身份和分量只是渭南县伯兼军器监少监。

这个身份放在朝堂上算个啥?

啥也不是。

天家和世家动起手来随便放个屁都能把他吹得骨头散架。

从武皇后的语气来看这位皇后娘娘似乎对打压世家还意犹未尽册立皇后老实了几年如今又想对世家动手了。

而她动手的借口就是李钦载被刺一案。

殿内气氛莫名凝重隔着珠帘武皇后都能感受到李钦载的抗拒。

她知道他抗拒的是这件事被卷入朝堂然后无限扩大而他成了风暴的中心。

悠悠叹了口气武皇后道:“景初陛下与本宫都对你尤为重视你对大唐而言是旷古烁今的英才你这样的英才陛下和本宫于公于私都不会对你有加害之心。”

李钦载垂头道:“多谢陛下和皇后垂青臣愧不敢当。”

武皇后又道:“刺杀案本来不必将你牵扯进来陛下和本宫都想保护你让你在甘井庄安心授业做个不争不抢的授业恩师偶尔也弄点新奇玩意儿为大唐如虎添翼……”

“可是不行啊。事情都赶到这份儿上了。明年便是大唐的科考之年如今已有许多世家在上下活动他们游走于礼部和吏部不停给陛下上奏疏荐举门阀内的人才对明年的科考却视而不见。”

武皇后突然加重了语气道:“科考是大唐必须推行的国策它一定要取代世家的荐举制给天下寒门子弟留一线出头的机会景初你可明白?”

李钦载懂了。

明年科考之前武皇后必须找个理由狠狠敲打世家让世家老实下来不至于在科考前后上蹿下跳干扰科考的结果破坏李治和武后全力推行的科举制。

这个时候刺杀案发生了对天家来说这是天赐良机。

太原王氏走了一步糊涂至极的昏棋终于让天家逮住了机会。

想通了这个关节李钦载明白了武皇后召见他的目的。

暗暗叹了口气李钦载问道:“臣懂了不知陛下和皇后有何差遣?”

武皇后沉默片刻缓缓道:“王氏暗中刺杀朝堂重臣是大事但还不够大闹出的动静只限于甘井庄朝堂里甚至都没什么人知道这还不够。”

李钦载又懂了。

事情闹得不够大天子和皇后不便动手总要把事情闹大了看着无法收拾了传到朝堂金殿上满朝文武街头巷尾人尽皆知了天子才能趁机动手。

否则就凭现在拿下王氏几个族人一番刑讯得出的结果是不能服众的天子就更不能凭这点结果对世家动手。

而要把事情闹大放眼天下只有李钦载一人合适。

因为他是刺杀案的当事人受害人兼长安城臭名昭著且受不得任何鸟气的混账纨绔子。

还有谁比李钦载更适合闹事?

武皇后隔着珠帘盯着他的脸轻声道:“景初本宫不怕坦言对你说这件事里你是棋子但不是弃子。天家确实要利用你这件事和你这个人但绝不会让你置身于危墙之下明白本宫的意思吗?”

话说到这份上李钦载还能说什么?

臣子本来就是皇权的棋子让李钦载稍觉欣慰的是武皇后明明白白把话挑开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