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大清女主—孝贞皇后
  4. 5、八条诏书
设置

5、八条诏书(2 / 2)


奕訢正要附和,奕譓抢先说道:“太后明鉴,两宫新近垂帘,若心急上徽事宜,知道的说母后皇太后与圣母皇太后姐妹情深,不知道的必然以为圣母皇太后是为了徽号之事心生不满,这才教六哥出力,不顾先帝遗命,坐罪辅政八人——”

钟郡王猛咳两声:“不如等圣母皇太后三旬千秋——”

“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醇郡王心中有账,他们一母同胞弟兄三人,自己算是最为平庸的一个,八弟奕诒是豪气冲天的病侠王,九弟奕譓是内藏丘壑的智多星,他们可不会无缘无故的开罪圣母皇太后。

奕譓唇角微斜:“七哥,我只问你一条,西边是如何从皇贵太妃变成的皇太后?”

奕譞答道:“表面是皇上尊奉其亲,实质为母后皇太后一锤定音。”

奕譓又问:“定立太后名分与加上徽号孰重孰轻?”

奕譞老实作答:“立太后名分更重!”

奕譓看了哥哥一眼:“更重的事儿母后皇太后尚且一锤定音,较轻的事儿为何还要传召面议?”

“你是说——”奕譞恍然大悟,“看母后皇太后的说辞,似乎并没有阻拦的意思——对,她不愿跟西边生嫌隙,所以才叫咱们——”

站队正确的钟郡王、孚郡王很快得到回报。

首先,两宫皇太后以同治帝之名颁发上谕:“惠亲王系朕之叔祖,其寻常召对、及内廷筵宴等礼节,业经皇考大行皇帝加恩免其叩拜、以示尊崇;惇亲王、恭亲王、醇郡王、钟郡王、孚郡王、均系朕之叔,若于内廷召对,动辄叩拜,与诸臣略无区别,朕心实有不安!嗣后除朝会大典仍遵定例行礼外,其寻常召对以及三年后内廷宴赉均无庸叩拜。至宫中祭神、赐食祭肉应向上叩拜;惟不必于朕前随众行礼。遇有赏赐物件著具摺谢恩,无庸当面叩首,以示朕敬长亲亲之至意!”

其次,慈安母后皇太后降旨:宗人府奏上,已革亲王交出府第,并呈缴敕书褡护,应交何处?拟旨,已革郑亲王、怡亲王府第二处,著交内务府查收,所有财物,籍没广储司入册;二王府第原为世祖敕建,可命内务府修缮,候大行皇帝孝满,拨给钟郡王、孚郡王分府居住,又有雍正年间怡贤亲王所奉朱笔敕书著即恭缴乾清宫,敬谨收存!其元狐端罩二件著分赏钟郡王、孚郡王各一件。

惠亲王抹一把冷汗:幸亏自己没有多嘴,不然现在的惠亲王府指不定要便宜哪个!

除此之外,为澄清“圣母皇太后因未极早获得徽尊,对母后皇太后心生嫌隙”的流言,那拉氏一力推辞了钮祜禄氏提出的“应为圣母皇太后补上徽号”的建议,凡有涉及朝政举措之大事,明知东太后没有异议,仍然需要先行请示,钮祜禄氏亦少驳回,表面看来,两宫皇太后的关系可谓十分融洽。

不大过问朝政的慈安皇太后事实上采取了“抓大放小、由内及外”的政治策略:她首先把整个内廷重新掌控到了自己手中。

身为前朝的六宫之主,钮祜禄氏本就具有统御内廷的人脉基础,储秀宫宫人虽然有意撺掇主子争权,难耐那拉氏的一腔热情都倾注到前朝之上,后宫的太监头目是被东太后留任的咸丰朝大总管王顺,安德海之流只能顿足嗟叹,把满腹的私心放到图谋将来的计较上去。

自同治元年肇始,在两宫皇太后的支持下,由奕訢倡导的“洋务运动”在大清各省极具规模的推广开来。

现下的大清朝可谓内忧外患,京城新受列强洗劫,江南的太平军叛乱尚未湮灭,以此为引,钮祜禄氏率先垂范,颁发了声名昭著的八条诏书布告天下,朝野上下莫不额手称颂,极大挽回了京师陷落后的王朝体面。

“一、节省衣食用度,自皇太后起,日膳以四菜一汤为准,朝服从制,常服减半,所余银两下发织造处备办军衣慰劳南军;二、停止两宫皇太后并皇帝千秋、万寿节礼孝敬,外省官员,敢以金银宝物供上,值愈千两者坐罪贪腐;三、停止一切园林修建,所余银两充抵军费;四、不许满汉官员压扎相侵,旗人轻慢汉人,罪加三等;五、与洋和睦,不得轻启衅端;六、妄议朝廷大计、阻办洋务者重罚;七、整顿六宫纲纪,内臣敢有不法,立斩不赦;八、清吏治、蠲杂税、罢苛征,有官逼民反者,斩立决不待时。”奕譞放下手中的邸报,对着自家六哥大生感慨,“咱们这位四嫂可真是深不可测,都说西边的能干,据我的浅见,她的格局比母后皇太后小太多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