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偷龙转凤
  4. 2、第二章 处境
设置

2、第二章 处境(2 / 2)


可话又说回来了,别忘了,夏侯宣和夏侯卓分明是“双龙乱世”的凶兆——能够双双保住性命,还占了“龙凤吉兆”的便宜,全靠他们有一位胆大果决、巾帼不让须眉的母亲,瑞妃纪氏。

说起瑞妃纪氏,就不得不先提一提魏帝夏侯璠的后宫成员们。

由于夏侯璠娶妻的时候,还在孝宗时期,那时他的郡王父亲也还在世,他本人只是个无官无爵的郡王之子,将来袭爵的时候说不定还要降等,所以他的嫡妻韦氏也只是一个从六品的提辖之女,出身小户人家,大字不识一个。

后来夏侯璠一步登天,韦氏理所应当地成为了皇后。然而想想也知道,娘家无靠的韦氏远比夏侯璠还要缺乏安全感——身为皇帝的夏侯璠好歹还能娶几个重臣的女儿来巩固帝位,而韦氏又能做什么呢?虽然她那个原是乡勇的大哥被破格提拔为从二品的殿前都指挥使、统领半数禁军,但他们韦家在朝堂上的底蕴和根基仍是浅得近乎于无,根本无法跟承平元年之后入宫为妃的京都贵女们背后的靠山放在一起比较。

在那样的情况下,半是由于心情郁闷,半是由于后宫争斗,韦氏皇后于承平三年就憾然离世了——或许在她的心里,宁愿她的丈夫还是一个没实权的郡王,也不愿他身登九五之位吧。

韦氏凤驾归天之后,夏侯璠的后宫里权势最大、气焰最盛的女人就是三朝丞相徐奉之女徐贵妃了,从承平三年及至如今,十九年过去了,徐氏一直坐在贵妃的位置上总揽后宫大权,地位看似稳固非常。

而徐贵妃之下,后宫里的第二号人物,就是夏侯宣的母亲,瑞妃纪氏了。

身为后宫嫔妃,竟然胆敢犯下“偷龙转凤”的欺君大罪,或许有人会以为瑞妃纪氏是个有胆无脑、拎不清的圣母——这种揣测,根本就是大错特错。

想当年,纪氏刚怀上夏侯宣他们兄弟俩的时候,正是夏侯璠和朝臣们闹得最凶的关头——而蹦跶得最欢,最让皇帝陛下恼恨的,就是纪氏的大伯父、官拜正一品太师的纪家族长——在那样的情况下,纪氏竟然还能博得夏侯璠的喜爱,身怀有孕并且顺利安胎直至产子,说她是个无脑蠢妇,谁信?

在夏侯宣看来,以能力手段而论,纪氏绝对是当朝后宫第一人,他非常佩服他的这位母妃,但同时也为她的厉害而倍感头痛:因为他们母子之间,一直都是半敌半友的关系……

不要以为纪氏当年甘冒奇险玩一出“偷龙转凤”是因为母性大发,夏侯宣打从一开始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后来经过他的查探和分析,也证实了这整件事确实不是那么“温情脉脉”的一回事。

承平六年,纪氏产子的时候,纪家已经被皇帝陛下联合徐丞相等人打压得喘不过气来,她的大伯父纪太师在无奈之下只能卸官还乡。更惨的是,纪太师的兄弟子侄皆获罪免官,纪氏的父亲和哥哥也在受牵连之列——如果纪氏不把双生皇子的凶兆讹成龙凤胎的吉兆,恐怕不仅仅是失去一个儿子那么简单,很可能就是全家一起玩完!

所以纪氏当机立断、撒下了这个惊天大谎,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纪家大厦将倾、树倒猢狲散的局面——凭着一对吉祥儿“女”和柔情攻势,不但令她自己从昭仪的位分晋为瑞妃,也助她的父兄守住了阵地、保住了官职,彻底与她那位犯了圣怒的大伯父一家划清了界线——虽然纪家实力大减,但总算还是留在了京中权贵世家的圈子里,根基未失,复起有望。

纪氏的能耐,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以纪氏之能,她的亲生孩子“夏侯媗”怎么就可怜巴巴地死在了火海里、更被夏侯宣取而代之了呢?事情已经再明显不过了,纪氏根本就不想保他、不想留下这个欺君大罪的证据,说不定还设下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局呢——当年那场大火最终跟徐贵妃扯上了点点关系,教她吃了个不小的亏,如果不是夏侯宣穿越而来、保住了小命,徐贵妃只怕要吃更大的亏。

由此可见,夏侯宣想要摆平纪氏,可比摆平他的父皇还要艰难得多——夏侯璠对他这个聪慧可人的“女儿”颇为纵容,如无意外,在婚事方面,皇帝陛下是愿意让夏侯宣自己拿一点主意的。

至于瑞妃纪氏的立场……这不,夏侯宣才进了瑞庆宫的门,给瑞妃请了安,屏退旁人之后,他们母子俩就杠上了。

“媗儿,去年年末我就对你说过,你表兄彦平温文敦厚,堪为良配。”瑞庆宫正殿的主位上端坐着一位妆容华贵的宫装丽人——这自然就是瑞妃纪氏了,她那一双微微上挑的凤目与夏侯宣有七八分相像,顾盼之间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韵味,更兼肌肤白皙、保养得宜,纵使年过三十,依旧美貌非常。

不等夏侯宣开口,瑞妃就接着说了下去:“当时你跟我说要考虑一番,我也由着你了,如今眼看着大半年都过去了,你考虑得如何了?”

夏侯宣身姿挺拔地立于堂下,目光平静而坦然地看着瑞妃,淡淡笑道:“母妃的一片心意儿臣明白,不过彦平表兄前程远大,儿臣实在不欲碍之,这件事不如就此作罢,往后都不要再提了。”

——开玩笑,他要是嫁给了瑞妃的侄子,只怕要不了几年就“因病辞世”甚至是“难产而亡”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